哥林多前书[第十五章]
Book of 1 Corinthians 15
【复活的盼望】
28/03/2019
一、持守福音以至得救(V1-11)
信靠耶稣基督的福音就必得救,这是我们所确认的信仰;但是,我们仔细思想保罗这一句话,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:
1.先是【知道了】,明白什么是福音。
2.再来是【领受了】,即是相信接受福音
。 3.跟着要【站立得住】,就是能够经得起种种考验。
4.不徒然相信,意思说有人等是白信了,原因也许是中途放弃了!
5.要持守到底,信心要在各样的试验和争战中坚持到底,才是最终的进入神国;这才是真的得救了。
意思说,相信接受福音非常简单,得到永生神国的应许也很简单;但是得救进神国进不是那么简单。因为信心不是单有起点,更是要坚持到底,没有放弃,没有转移、没有否定,一路坚持到底,就必然得救。
二、复活的奥秘与盼望(V12-34)
15:12 既传基督是从死里复活了,怎么在你们中间,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?15:13 若没有死人复活的事,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。15:14
复活是基督信仰中最大的盼望,基督如果没有复活,我们所信的就是徒然。死人若没有复活,我们就是比众人更可怜了。因为我们不但在骗别人,也是在骗自己。没有复活就表示人生的终结就只剩下灭亡!
2.基督为例经历复活
15:20
基督的复活成为初熟的果子,献上给神,成为蒙悦纳的,胜过仇敌一切的作为。基督作王,神把一切仇敌都放在祂的脚下,基督胜过一切。这就是所有属基督之人所拥有的盼望。“不然,那些为死人受洗的,将来怎样呢?死人若总不复活,因何为他们受洗呢?”(V29)我个人对这句话的领受看法也许不同于一般解经家的看法,有学者认为当时的文化确实有为已经死了的人施予洗礼,希望他们也能因此得救。但是我不能认同,得救是因为信心接受耶稣基督的救恩,而不是洗礼的这一个礼仪。
首先要说,奉主名受洗是表示与主同死、同埋葬、同复活;成为不朽坏的美丽新生命,得享永生。如果没有复活,就只剩下死人。即使是还在世上生活着的人也都是‘死人’,只是还剩下几年的残余气息,倒数到时间一到,用完了仅存的气息就是真正的死人了。但是,有复活的应许与盼望就很不一样,有了永恒的观念,洗礼家有了意义。
三、死人复活的形体(V35-54)
15:45 经上也是这样记着说:“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的活人 (“灵”或作“血气”);”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。15:46 但属灵的不在先,属血气的在先,以后才有属灵的。15:47 头一个人是出于地,乃属土。第二个人是出于天。15:48 那属土的怎样,凡属土的也就怎样;属天的怎样,凡属天的也就怎样。15:49
从上述经文来看,复活之后的转变形象是截然不同的。如同一粒不起眼的种子死了,变成一棵美丽的大树。也像是一条毛虫死了,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。复活的形状和原来的形状是截然不同,全然改变的。否则的话,一个人或到龙钟老态而去世,复活后保持那个形状那不是很哀怨吗?永恒的老态?
我们可以透过耶稣登山变相的例子来理解复活的灵体。当时门徒看见摩西和以利亚站在复活荣耀发光的主身旁,他们觉得好得无比,巴不得就一同住在那里了。可见那种荣耀和美丽是无法想象的。这里让我们联想一事,耶稣的门徒怎么会认出耶稣旁边那两位就是摩西和以利亚呢?他们完全是不同时代的人,当时又没有相片存档以供辨认。而且他们所见到的摩西是几岁的摩西呢?30岁?70岁?120岁?应该是很不一样吧?他们怎么辨别对方是谁呢?可见,“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(当代的镜子只是一面擦亮的铜板,清晰度有限),模糊不清,到那时,就要面对面了。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,到那时就全知道,如同主知道我一样。”(林前13:12)到时才看清楚,而且才全然明白,不受肉体和时空的限制,完全明白过来。
我个人认为复活的身体就像耶稣的复活身体,可以看得到、摸得着、可以吃东西、又可以穿过墙壁,随时出现在不同地方;而且是成年人最成熟的最佳状态。而不是老来的样子。
美国拍摄的真人真事电影《天堂是如此真实》的例子:4岁时死后复活,去过天堂的孩子所作的见证。见到自己的已故多年的爷爷,可是这事很难令人相信,即使对父母诉说都令人难以置信,但是一个四岁的孩子,怎么会把天堂的细节说得如此具体呢?后来爸爸为了求证,拿出爷爷的照片给孩子看,孩子说不是,天堂里没有老人,都是年轻人和小孩。后来父亲找到爷爷年轻时候的照片,孩子一看就指出,其中一位就是在天堂所见到的爷爷...。
总结:竭力为主作工吧!
如果明白将来的复活永生是极其荣耀的形体,我们既然已经得到这样的应许和盼望,我们就坚固不摇动多坚信不移,竭力多作主工,因为知道有永恒的应许盼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