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3.CSS

撒母耳记下[第6章]
Book of 2 Samuel 6

【神同在的表征】

主讲:林国晶实习传道 + 陈炎明牧师

27/05/2021


引言 :

这章经文是在讲述大卫要将约柜从基列耶琳迎接回大卫城的事迹。

当时大卫定都于耶路撒冷并击败了非利士人,就着手准备把约柜接回大卫城。在这之前经文最后一次记述神的约柜是在撒母耳记上7:1-2。它曾被非利士人短期掳去,又再送回。之后,就一直搁在亚比拿达的家中达二十年之久。大卫看到神赐福给亚比拿达,因此决定将约柜运回耶路撒冷,好使全族蒙福,同时也可以使耶路撒冷成为政治、宗教的首都。

其实,约柜是耶和华的宝座,是耶和华荣耀的表记,是耶和华同在的象征。有神同在的地方,我们可以看见神如何透过发生的事件,带下祂的尊荣和威严。我将这章经文分为几段来看,从不同的人物及事件中看见神如何彰显祂自己。

一、轻慢不得(V3-8)

这是以色列人第一次从基列耶琳搬运约柜。第一次搬运约柜的时候,大卫率领三万人前往迎接(V1-2),可是乐极生悲,欢乐变成举哀。因为乌撒的失误导致他被神击杀。

民数记4:15,摩西律法清楚规定有运送约柜的方法: 第一,要把约柜和一切用具遮盖起来免得百姓随便观看约柜。第二,要用人抬的方法,不用牛车,因为耶和华喜悦人服事他。第三,要用哥辖的子孙就是分别为圣事奉耶和华的利未人,来抬约柜。第四,不可摸约柜和约柜的圣物,免得死亡。

然而,他们却没有按照指示去做,大卫把约柜放在车子上,虽是新车,并不合律法条例,有违神的旨意;而车子因拉车的牛失前蹄,赶车的乌撒用手去扶。虽属好心,但神的圣洁和命令的至尊,谁都不可以轻忽,故遭击杀。当时正值大卫建国关键时刻,以色列人特别需要遵守神的律例和旨意,敬虔侍奉。

另外,耶和华击打乌撒,也让所有以色列人知道,耶和华是轻慢不得的。耶和华虽然满有慈爱,也乐意施恩,但也是圣洁公义的神。神借着击杀乌撒,让大卫、百姓和我们都上了难忘的一课:「神是轻慢不得的」(加6:7)。

有时当我们事奉越是火热,灵里越要冷静;教会越是兴旺,越要警惕仇敌的计谋。我们若是只重视外在的服事,却忽略了真理,越是火热,越会「差之毫厘、失之千里」,小小的掺杂也会给神的家带来重大的破口。我们要切记:神是轻慢不得的!身为基督徒,我们应当‘用心’认识神的喜好和恨恶。造就信徒是教会的责任,而我们也应当认真追求,免得因为无知而得罪神。

二、施恩赐福(V10-12)

「耶和华的约柜在迦特人俄别以东家中三个月,耶和华赐福给俄别以东和他的全家。」(V11)

这里指迦特人俄别以东,意思他是来自迦特。从他受托看守约柜看来,可能是个以色列人。但也有学者认为他是外邦人。无论如何,俄别以东看过去是最没有关系的,跟这一切都是无份的,但他竟然可以把约柜接回家,然后百姓发现到这人和他一家都领受了神的赐福。约柜在他家三个月,究竟是怎样蒙受祝福呢?三个月可以发生什么事呢?虽然经文写得很含蓄,但我相信这个福气非常大,而且大得让人能看见,以致让大卫忘记三个月前所发生的恐怖事件,而又决定把约柜运进大卫城。

乌撒因为手触约柜,为神所击杀,大卫就不将耶和华的约柜运进大卫城,却运到‘迦特人俄别以东的家中’(V10),为什么这么危险的事奉,他不拒绝呢﹖怎么俄别以东不怕呢﹖我个人相信,虽然看守约柜非常危险,可是俄别以东却不以为然,他看到神同在的机会就不轻易放过,不但如此,还非常珍惜。结果,我们看见因为‘约柜在迦特人俄别以东家中三个月,耶和华赐福给俄别以东和他的全家’。神赐福给他到一个地步:有人告诉大卫王,俄别以东全家蒙福!可见神是祝福的神,祂的意念,是给人‘施恩赐福‘的意念。

弟兄姐妹们,我们是否看重神的同在?还是我们常常把神从我们的生活中推出去,不想让神介入我们的生活?当年俄别以东把握机会,把约柜接到自己家,使他蒙神的赐福,我们今天因信耶稣基督而有圣灵的内住(即有神的同在),是否好好珍惜并愿意让圣灵来掌管我们的生命?

三、圣洁可畏(V13-15,17-22)

「抬耶和华约柜的人走了六步,大卫就献牛与肥羊为祭。大卫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,在耶和华面前极力跳舞。这样,大卫和以色列的全家欢呼吹角,将耶和华的约柜抬上来。」(V13-15)

在第一次迎接约柜时,大卫在乌撒遭击杀的事上的反应是极度愤慨:他因耶和华的干涉而发怒,就为这禾场起了一个新名字──毘列斯乌撒(「〔耶和华〕击杀乌撒」)。大卫感到丢脸,为了这件事而责怪耶和华,并且决定停止将约柜运到耶路撒冷,然而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也惧怕耶和华。在过去这么多年以来,他曾经历耶和华他的神奇妙的保护,并且与祂有非常密切的交情。但是,现在他却必须面对他已经逾越界限,没有遵守为了确保尊崇神的圣洁而定下的律例。

在第二次迎接约柜的时候,大卫表现的狂热并不比前一次小,但他现在已经知道光是诚心与热心是不够的,也注意到神的律法规定之礼仪要求。按照代上15:11-15的记载,大卫第二次迎约柜回耶路撒冷,与第一次有很大的不同。这一次大卫详细查考摩西的吩咐,要利未人仔细遵行。之前,大卫带着二万军兵去迎约柜,但这一次他动用大祭司和利未人,他们就洁净自己,预备身心,事奉耶和华。而且,上一次他是照着非利士人的方法,用牛车运送约柜,但这一次大卫照着摩西的吩咐,叫利未人用杠把约柜挑起来,放在肩头上,抬着走。

在大卫的安排下,约柜从新进了会幕。上一次以色列人在约柜前献祭给耶和华,是在撒母耳的时代。几十年来,这是第一次,以色列人再次在约柜前向神献燔祭和平安祭。这带来了以色列灵性的大复兴。大卫不但为百姓祝福,也让百姓分享他的喜乐。

第13节至15节记述第二次他是如何欢乐跳舞等待神的约柜。他要得神的喜悦,那怕别人认为不宜甚至遭受妻子的轻看和嘲笑(V16、20-21)。大卫认识到,他虽然作王,但在神面前,却仍微不足道。因此他认定自己还要更加卑微,轻看自己(V22)。

大卫在这里也给了我们很好的榜样:人无论升到多高,还是很底微;人在神面前仍要谦卑,更谦卑。他看神的荣耀比自己的尊严更要紧。愿神开我们的眼睛,效法大卫的谦卑。人千万不要骄傲,不然必从高处跌落,成为一无无有。

四、施行责罚(V16、20-23)

「耶和华的约柜进了大卫城的时候,扫罗的女儿米甲从窗户里观看,见大卫王在耶和华面前踊跃跳舞,心里就轻视他。」(V16)

「以色列王今日在臣仆的婢女眼前露体,如同一个轻贱人无耻露体一样,有好大的荣耀啊!」(V20b)

当约柜顺利地进入耶路撒冷的时候,大卫和百姓都一同喜乐。大卫没有以王自居,而是穿上细麻布以弗得在上帝面前,十分高兴,极力跳舞。其实是极其失身分的举动。因此,米甲就讥笑大卫。我们看见米甲所关心的是大卫是否合乎作王的体统,毫无神同在的喜乐。另一方面,我们会发现圣经不再把米甲叫做「大卫的妻米甲」,只称她为「扫罗的女儿米甲」(V16、20、23),可能因为米甲已经再嫁,似乎也表明米甲在此是继承扫罗家族的王权观念。

米甲认为君王有君王的体统,跳舞的人是很卑贱的,王怎会变成这样呢?但是,她没有看到的一点,是大卫对神的敬畏。大卫对米甲的答覆是:他还卑微得不够,因为在耶和华面前他实在算不得什么,神却提拔他作了以色列人的君王。为了荣耀神,他愿意忍受更大更多的讪笑。他相信他会得到臣民的尊敬(v22)。而我们看到米甲最终的结局是「扫罗的女儿米甲,直到死日,没有生养儿女。」(v23)

米甲因为:不敬畏神、不尊重丈夫,导致她生平的日子,既不能在神面前蒙福,自然要蒙受羞耻,就是在大卫眼中失宠,在人眼中也没有地位,因为直到死日不能生养儿女!
我们当引以为警戒,不要陷入米甲的错误,而遭受神的责罚!

总结:

从整个迎回约柜的事件中,我们得出一个教训,乃是重新认识神同在的表征。如果按实物说,约柜只是一个盒子,可以随意任人移到喜欢的地方;但它象征着神的同在,因此不能被操纵或摆布。虽然在迎回约柜的事上有三个月的阻延,却让大卫明白当神同在,只要我们是按神的吩咐及心意而行,神必会祝福和施恩。这也让我们学习要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神,防止我们轻慢神,以致得罪神都不自知。